首页 经验分享文章正文

釜底抽薪是什么计?釜底抽薪计的意思是

经验分享 2025年02月27日 18:30 5 admin

釜底抽薪是什么计

〖One〗、釜底抽薪是《三十六计》中第十九计,属于混战计,此计用于军事,是指对强敌不可用正面作战取胜,而应该避其锋芒,削减敌人的气势,再乘机取胜的谋略。计谋典故:东汉末年,军阀混战,河北袁绍乘势崛起。公元199年,袁绍率领十万大军攻打许昌。当时,曹操据守官渡(今河南中牟北),兵力只有二万多人。

〖Two〗、釜底抽薪出自《三十六计》第十九计,意思是把柴火从锅底抽掉,才能使水止沸。此计用于军事,是指对强敌不可用正面作战取胜,而应该避其锋芒,削减敌人的气势,再乘机取胜的谋略。釜底抽薪的关键是关于抓住主要矛盾。

〖Three〗、此计用于军事,是指对强敌不可用正面作战取胜,而应该避其锋芒,削减敌人的气势,再乘机取胜的谋略。釜底抽薪的关键是关于抓住主要矛盾,很多时做,一些影响战争全局约关键点,恰恰是敌人的弱点。指挥员要准确判断,抓住时机,攻敌之弱点。比如粮草辎重,如能乘机夺得,敌军就会不战自乱。

〖Four〗、釜底抽薪是一个成语,出自《三十六计》第十九计,意思是把柴火从锅底抽掉,才能使水止沸。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,也指暗中进行破坏。军事上是指从根本上打败敌人的谋略。釜底抽薪,把柴火从锅底抽掉,才能使水止沸。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。

〖Five〗、釜底抽薪是《三十六计》中的第十九计,属于混战计。这一计策在军事上的应用是避免与敌人正面硬碰硬,而是通过削弱敌人的根基,破坏其补给线等方式,从而乘虚而入,取得胜利。关于计谋的典故,源自东汉末年的一场军阀混战。河北的袁绍借机崛起,于公元199年率领十万大军攻打许昌。

三十六计中的釜底抽薪属于什么计

〖One〗、釜底抽薪属于三十六计的混战计,此计用于军事,是指对强敌不可用正面作战取胜,而应该避其锋芒,削减敌人的气势,再乘机取胜的谋略。混战计有釜底抽薪、混水摸鱼、金蝉脱壳、关门捉贼、远交近攻、假道代虢。计谋典故:东汉末年,军阀混战,河北袁绍乘势崛起。公元199年,袁绍率领十万大军攻打许昌。

〖Two〗、釜底抽薪,是中国古代兵法中的一种战略战术。它属于三十六计中混战计的一部分,混战计为三十六计中的第四套计策,包括了釜底抽薪、浑水摸鱼、金蝉脱壳、关门捉贼、远交近攻、假途伐虢等策略。混战计强调的是在混战中,采取有效的策略来瓦解敌方的战力。

〖Three〗、釜底抽薪是三十六计中的一计,属于混战计。解释如下:釜底抽薪的字面含义是从锅底抽取燃烧的柴火。在三十六计中,这一计策寓意着摧毁敌人的核心力量或消除其关键优势,使敌方失去战斗力。这是一种直击敌人要害、削弱其战斗力量的策略。关键在于准确识别敌方的弱点,并对其加以利用,从根本上解决问题。

釜底抽薪的釜指的是什么

〖One〗、成语“釜底抽薪”的“釜”是指锅。拼音:fǔ dǐ chōu xīn。基本释义:釜是古代的一种锅;薪是指柴。把柴火从锅底抽掉。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。出处: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枚乘传》:“欲汤之沧,一人炊之,百人扬之,无益也,不如绝薪止火而已。

〖Two〗、成语“釜底抽薪”的“釜”是指锅。釜底抽薪出自《三十六计》第十九计,釜是指古代的一种锅,薪指的是柴火。

〖Three〗、釜底抽薪的釜指的是锅,古代的一种锅。釜底抽薪意思指把柴火从锅的底下抽出来,才能让水停止沸腾。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。釜底抽薪近义词:抽薪止沸、拔本塞源、批郤导窾。釜底抽薪反义词:火上浇油、扬汤沸止、抱薪救火、抱薪救焚。

〖Four〗、成语“釜底抽薪”的“釜”是指锅。釜底抽薪意思指把柴火从锅的底下抽出来,才能让水停止沸腾。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。釜底抽薪(拼音: fǔ dǐ chōu xīn)是一个成语,最早出自于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枚乘传》。釜底抽薪指把锅底的柴火抽掉,使其无法加热;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。

〖Five〗、釜底抽薪中的釜指的是锅。釜底抽薪的解释是:釜,锅。薪,柴。在锅底下抽出柴火。比喻从根上解决问题。也指暗中进行破坏。成语“釜底抽薪”的“釜”是指古代的炊事用具,相当于现在的锅、罐之类的。成语“釜底抽薪”的近义词有抽薪止沸、批郤导窾、拔本塞源等,是一个中性词。

三十六计的釜底抽薪属于哪一计?

〖One〗、在《三十六计》这部中国古代兵法策略集中,釜底抽薪这一计谋属于混战计的范畴。这部作品源于南北朝,最终定型于明清时期,旨在总结和传授军事谋略。《三十六计》分为六套,分别为胜战计、敌战计、攻战计、混战计、并战计和败战计,每套六计,总计三十六计。

〖Two〗、《三十六计》第十九计:釜底抽薪 釜底抽薪,语出北齐魏收《为侯景叛移梁朝文》:“抽薪止沸,剪草除根。”古人还说:“故以汤止沸,沸乃不止,诚知其本,则去火而已矣。”这个比喻很浅显,道理却说得十分清楚。

〖Three〗、釜底抽薪属于三十六计的混战计,此计用于军事,是指对强敌不可用正面作战取胜,而应该避其锋芒,削减敌人的气势,再乘机取胜的谋略。混战计有釜底抽薪、混水摸鱼、金蝉脱壳、关门捉贼、远交近攻、假道代虢。计谋典故:东汉末年,军阀混战,河北袁绍乘势崛起。公元199年,袁绍率领十万大军攻打许昌。

〖Four〗、釜底抽薪,是中国古代兵法中的一种战略战术。它属于三十六计中混战计的一部分,混战计为三十六计中的第四套计策,包括了釜底抽薪、浑水摸鱼、金蝉脱壳、关门捉贼、远交近攻、假途伐虢等策略。混战计强调的是在混战中,采取有效的策略来瓦解敌方的战力。

〖Five〗、釜底抽薪是《三十六计》中的第十九计,属于混战计。这一计策在军事上的应用是避免与敌人正面硬碰硬,而是通过削弱敌人的根基,破坏其补给线等方式,从而乘虚而入,取得胜利。关于计谋的典故,源自东汉末年的一场军阀混战。河北的袁绍借机崛起,于公元199年率领十万大军攻打许昌。

〖Six〗、《三十六计》中的第十九计,即釜底抽薪,强调在面对强大对手时,不必硬碰硬,而是通过消解其气势来赢得胜利。这计谋源自《易经》中的兑下乾上卦象,寓意柔克刚,通过削弱敌人的力量和气势来达到制胜目的。

标签: 釜底抽薪是什么计

发表评论

今日三十三号沪ICP备201808888号-1 备案号:川ICP备66666666号 Z-BlogPHP强力驱动 主题作者QQ:201825640